近日,话题#山东人抓知了猴从来没输过#
冲上热搜
夏日,夜晚
在神奇的齐鲁大地上
总有这么一群神秘组织
顶着神秘光源
在树林里摸索着
像是在寻找什么
相比被萤火虫包围的夏夜
对于山东人来说
爬满知了猴的树林子才更“浪漫”
这就是我们山东老乡
每逢夏夜最“滋儿“(开心)的活动
逮jié liǎo guī(结了龟)
好像只有摸过知了猴
山东人的夏天才算完整
这个夏天,上海发生蝉灾
蝉鸣震耳欲聋
树下“蝉尿”如雨
市民不堪其扰
专家称属自然
“大年”现象
网友纷纷请求山东人入沪
山东人拿出童年本领“为民除害”
马上准备装备“上战场”
在沪山东人的超绝行动力,谁懂
山东人对知了猴的执念有多强?
在家族群分享国外的知了猴泛滥图
老爸没看清楚
半夜戴上头灯就要拉我去捉
“我骑三轮拉着你们”
跟我走吧,现在就出发
山东人竟然把知了猴的“族谱”也扒出来了
近日,青岛一网友科普知了猴的种类
还分别模拟了不同品种知了猴的叫声
有的叫声是v~v~v~v~~~~~
有的是futer~furter~furter~
现在抓知了猴都这么卷了吗?
更有“民间科学家”发现
知了猴的出土时间精准得像天气预报
近日,山东潍坊一网友
做Excel表分析知了猴的出没规律
“同一地区,知了猴的出现、高峰与结束
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诀窍就是:阳光直射越多的地方
知了猴出现得越早
屏幕前的小伙伴快拿小本本记好
从徒手摸树到鱼竿粘小手
抓捕工具已迭代到3.0版本
山东网友自制知了捕捉神器
玩具小手+鱼竿
一够,一粘
知了猴就这样水灵灵地上钩了!
山东人不仅热衷于捉知了猴
而且对知了猴的吃也很有研究
早在北魏时期
山东人贾思勰就曾在《齐民要术》中
细细总结知了猴的做法
捶之,火炙令熟。细擘,下酢;又云:蒸之。细切香菜置上;又云:下沸汤中,即出,擘,如上香菜蓼法。
直到今天
知了猴的吃法又被创新出了新高度
除了普通版的椒盐知了猴、知了猴水饺
甚至连知了猴面包
知了猴蛋挞也出现了!
在广东顺德,还率先推出了
知了猴冰美式
还有网友晒出照片
自己在威海吃到了知了猴锅贴
淄博还有知了猴包子
网友:没有一只知了猴
能活着离开山东
科普金蝉种类
总结抓捕规律
自制捕捉工具
还发明了这么多有趣的吃法
山东人对于知了猴的开发
还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
“三十年前的夏天
每天晚上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捉知了猴”
那个蝉鸣阵阵的夏天
或许现在只存在于大人的回忆里
捉知了猴不只是
夏夜消遣的一种活动
它还承载了小时候的回忆
山东人之所以热衷于捉知了猴
大概也是执着于
寻找自己的童年吧~
大家在回味童年味道的同时
也请一定注意!
知了猴虽然美味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吃
特别是有以下情况的四类人群不宜食用❗
过敏体质者
知了猴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概率高,而且容易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肾病患者
知了猴的蛋白质可以增加肾脏负担,应限制食用。
痛风患者
知了猴蛋白质含量高,嘌呤含量也高,痛风患者食用会加重病情。
肝病患者
部分知了猴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人体摄入后需要肝细胞来解毒,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出现中毒。
在体验抓知了猴的乐趣的同时
小编也提醒大家
在抓捕时注意安全
尽量结伴同行
尤其是下雨之后
路面湿滑有积水
出行时带好照明工具
尽量穿长袖长裤
防止被毒虫或植物咬伤刮伤
尽量避开高温时段
谨防中暑
屏幕前的你
这个夏天有在捉知了猴吗?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战绩吧!
(青春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