鵠 hú ㄏㄨˊ
基本解释
①鴻鵠。又名“黃鵠”。即天鵝,也叫黃嘴天鵝。
②形容白色。
③通“浩”。大。
④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聞喜縣附近。
⑤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從鳥,告聲。本義:鳥名。指鴻鵠,又名「黃鵠」,俗稱天鵝。
2.同本義。
引证 青雀白鵠舫。 《玉臺新詠 ·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脫籠之鵠。 明 · 袁宏道《滿井遊記》
例如 鵠卵(天鵝蛋);鵠韻鵠鵠(天鵝的鳴叫聲);鵠子(幼鵠)
英文 swan;
3.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聞喜縣附近。
引证 素衣朱繡,從子於鵠。 《詩 · 唐風》。毛傳:「鵠,曲沃邑也。」
英文 Hu;
動
1.治理象牙。
引证 象謂之鵠。 《爾雅》。郭璞注:「鵠,治樸之名。」
英文 dress aphal;
2.佇立如鵠,引申爲等候,企盼 。
例如 鵠立(鵠鳥延頸而立。形容佇立盼望);鵠企(延頸企盼);鵠侍(在旁侍立)
英文 wait;
形容词
1.白色 。
例如 鵠袍(舊時應試士子所穿的白袍);鵠髮(白髮);鵠纓(白色的垂帶);鵠鬢(白髮)
英文 white;
2.通「浩」。大。
引证 鵠乎其羞用智慮也。 《呂氏春秋 · 下賢》
英文 great;
3.另見 gǔ;hè。